首页>新闻中心>详情
联系方式
  • 电话:400-6630678
  • Q Q:4006630256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亮相第六次中国非遗博览会

      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国际时尚创意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46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展,其中黄河流域非遗展共分为:服装服饰类、建筑营造及装饰类、车马周桥类、四大发明类、泥塑类、传统玩具类、乐器类、戏曲用具类。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有幸入选。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木构件斗拱模型作为代表参加展览。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是山西忻州的一种汉族传统技艺。代县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雁门古建筑便是典型的富有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的汉族民间木结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这项古老的建筑工艺仍然昌盛不衰。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木结构建筑艺术,源于杨家将镇守三关时的随军木匠,专门制作兵器、寨堡、城门、关楼、土木结构民房和寺观,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地质灾害,大木架基本不松动。

生活在边城代县的人们总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来,例如代县民居,他们将自己的房屋盖得像庙宇一样,随意走进一家民居,满眼的雕梁画栋,砖雕、石雕木雕,这些可以被视为艺术的东西,在这里却是司空见惯的。

尤其代县民居的建筑主体为木质结构,其中,木构技艺又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在世界建筑史上,其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建筑遗产丰富且延绵不断,直观展现出了传统木构技艺旺盛的生命力。山西代县的雁门杨氏木工技艺分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雁门关及其周边地区,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

斗拱在美学和结构上也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征吉祥如意。成立于1953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将抽象的斗拱作为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