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材料展示>详情
材料展示
联系方式
  • 电话:400-6630678
  • Q Q:4006630256
阳高县长城乡镇边堡东西城门修缮工程

       阳高县明前为军事活动较频繁的地区之一。著名的“土木之变”时在这里曾发生过激战。在正德、嘉靖、万历年间,这里都发生过规模较大的战事。明廷较为重视这里的守御,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宣大山西总督由宣化移驻阳和,总督成为常设的地方官,是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最高军政长官,其驻地亦为当时的指挥中心。

        长城由天镇县水磨口向西三华里,进入阳高县十九墩村界。长城在阳高县境始终是向西偏南方向,由十九墩经镇门堡,过虎头山、乳头山至守口堡,又继续向西经镇宏堡,过长城乡抵镇边堡,然后向西出阳高进入大同市辖境。

       长城进入阳高县后,由十九墩经七墩、五墩至镇门堡。七墩、五墩靠村处,黄土夯筑城墙人为破坏几乎殆尽。镇门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为明嘉靖二十五年设,隆庆六年砖包。城周二百六十丈五尺,高三丈五尺。明时守备驻此,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一座。今由镇门堡沿沟谷有一条可通拖拉机的土路,向北直通内蒙境内。堡城已被拆毁。

       长城由镇门堡经平山、虎头山、乳头山至守口堡,仍为黄土夯筑。这段长城在阳高县境人为损坏最为严重,尤其是平山、乳头山二村,东西两侧各数里城墙,连同高大坚固的敌楼,墩台痕迹全无。据了解大部分为七十年代农民刨长城取土垫地所毁。时至今日刨长城取土的事仍在不断发生。孙仁堡乡谢屯村新盖的泵房墙里子便是刨长城土抹的。据当地老乡说虎头山村西老爷坡上原有砖楼,今只残存内部夯土台。

      阳高县境内长城,全部沿山坡或平地修筑,砖砌敌楼及黄土夯筑的墩台较密,计有一百一十九座。在镇门堡关口外两侧高山上,双龙沟口的两侧山顶处及守口堡、镇边堡等关隘附近长城外侧的山顶上,均设有众多的墩台以利防守,这些墩台今多残存。